(上接第一版)改善交通秩序。公安机关制定《深化美好家园建设助力打造民生幸福典范工作方案》,在11条主干道设置严管路,对29条主次干道停车泊位进行全面整治。并召开共享单车相关问题推进会,督促共享单车运营商精准设置电子围栏,集中清理破损、无牌照共享电动车3000余辆。修建标准化公交站台34个,提升改造街巷道路6条,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建设率达100%,城市人居环境品质大幅提升。
优化人居环境。加强城区道路清扫保洁精细化水平,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85%以上;做好垃圾收集转运处理、加强对背街小巷、未硬化区域、临时交易点等重点点位卫生保洁;制订城市公厕品质提升行动方案,重点区域30座公厕实行24小时开放;积极推进垃圾分类,204个物业小区更换配备分类垃圾桶2400组,被确定为全省2025年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
深耕厚植,培育文明“一张网”
“文明创建,擘画幸福美好嘉峪关新图景”“创建文明城市,建设美丽雄关”“使用公筷 文明用餐 健康你我”……整个城市街头巷尾,公益广告和文明标语随处可见,营造了浓厚文明氛围,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文明有礼、奉献友爱成为群众的行动自觉和城市的靓丽名片。
深入贯彻《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着力推进“好人之城”建设工作,全市选树中国好人、甘肃好人、道德模范、新时代好少年、文明家庭等517名(户)。积极改进创新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用各类文明细胞持续滋养城市文明。酒钢集团公司、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等驻嘉单位,彰显国有企业风范和城市“主人翁”角色,通过“万人清洁”活动和志愿服务组织积极投身城市文明建设,不断用“铁山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八棵树精神”充实发展嘉峪关城市精神。
坚持利民惠民,积极守正创新,保持常态长效,不断激发创建动能,提升创建质效。常态化开展“美丽雄关、万人清洁”“我们的节日”“书香雄关、全民阅读”等主题实践活动,2万余人次参与文明交通劝导、“美丽雄关、万人清洁”志愿服务行动。持续深化“德耀雄关·身边榜样”道德讲堂、雄关大舞台精神文明专场等主题活动,将城市文明小课堂融入乡镇社区公益电影放映,电视、微信等持续推送《文明雄关大家谈》《文明小剧场》等系列短视频。积极开展“争做文明有礼雄关人”有奖问答,《市民文明礼仪手册字帖》中小学生人手一册,向广大市民群众分发《我爱我“嘉”——走进全国文明城市嘉峪关》宣传册15万份、文明城市主题手提袋等20万份,有效引导群众参与文明创建。制作刊载公益广告、景观小品5000余块,倡导文明礼仪、文明餐桌、文明上网、文明观演、移风易俗。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健全完善“点单+供单、派单、接单、评单”工作模式,“孝老饭庄”“道德储蓄”“你的银丝我的牵挂”等文明实践特色项目及“建设姐姐”“铁大叔议事团”等志愿服务品牌持续引领社会风尚、服务广大群众。2024年,开展理论宣讲、政策宣传、文体活动、科学普及、关爱帮扶等文明实践活动3000余场次。
以典范之名,赴文明之约,创幸福之城。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是嘉峪关发展历程中的又一座里程碑,凝聚着全体市民的心血与汗水,见证着这座城市的进步与成长。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改革之年,也是嘉峪关市打造“六个典范”、建设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一年,站在新的起点,嘉峪关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坚守初心、砥砺前行,传承文明、开创未来,全面落实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新要求,持续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助力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市容环境、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效能水平,让更多高质量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惠及城乡基层、造福千家万户,为加快建设“两区一城一地”,聚力打造“六个典范”,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嘉峪关崭新篇章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